今天是:                  投稿信箱:yt.kxxhb@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人物
 
朱伯芳
时间:2013年05月16日  来源:  作者:  

  19281017日 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1948-1951年 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51-1956年 参加治淮工程,先后参加了安徽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水库的设计,任技术员、工程师、坝工组长。1957-1969年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任工程师、组长,从事混凝土高坝研究,在中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徐变理论等新的研究领域。1969-1978年 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大队任工程师、课题组长,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积极推广有限单元法;从1976年开始,开辟了拱坝优化这一新的研究领域。1978--至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兼任水利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授与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伯芳19281017日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马岗下朱村的一个书香之家。其祖父朱际春老先生系前清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其父朱祖明先生,毕业于北平大学电机系,一生从事技术和教学工作。朱伯芳从小学到中学,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与求学之路,颠沛流离,历尽坎坷。敌寇入侵,国运危殆,激励着他勤奋学习,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解放前江西余江极少工业,当地比较现代化的设施只有一条浙赣铁路。朱伯芳中学时代的人生目标,就是希望做一名铁路工程师, 1948年从南昌一中高中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交通大学土木系。进入交大后,因为经济拮据,只好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做家庭教师。大学生活开阔了眼界,他立志都市规划建设,大学三年级选择了市政工程专业。然而,一场天灾改变了他的命运。1950年淮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国家成立了治淮委员会,并决定华东、中南两个大区所有大学土木、水利系的四年级学生,中断学习参加治淮工程。朱伯芳被分配到了安徽,参加佛子岭水库连拱坝的设计。国家原定这批学生一年后回校继续完成学业,但一年期满后,大坝的设计工作尚未完成,由于工作需要,他提前毕业,留在了治淮委员会。从此,他彻底放弃了都市建设的梦想,结束了求学生涯,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水利事业。在淮河,朱伯芳参加了中国第一批建造的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个混凝土坝的设计。为中国从无到有掌握现代混凝土坝设计技术作出了贡献,并有所创新。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方针,中央各部门均成立科研院所。水利部在北京成立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朱伯芳于1957年调至该院从事混凝土高坝的研究工作后,在中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徐变两个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完整的计算分析和理论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广泛应用。文革期间,水科院被撤消,朱伯芳被下放至河南三门峡工地,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他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在有限元及温度应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78年他回到重建的水科院后,积极从事拱坝优化、有限元仿真及温度应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大量高水平成果。

  朱伯芳获得的主要奖励有:1956年,安徽省先进工作者;1982年,以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者);1984年,获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88年,以拱坝优化方法、程序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者);2000年,以混凝土高坝全过程仿真分析及温度应力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者)。

  朱伯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小湾拱坝等多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和设计院的顾问。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土木与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现任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及运用、水力发电、基建优化等杂志编委。


Copyright 2013-2014 YING TANG KE XIE FOR SCR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bet-365亚洲版官网 版权所有 2013-2014 本站网址:www.yzywct.com
鹰潭市科协维护 (冰雪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701-6433586 地址:江西省鹰潭市梅园新区府前路五号 邮编:335000
赣ICP备10200546号